現(xiàn)場實驗視頻。

為了有效降低電動自行車各類安全風險,從11月15日起至12月31日止,我省多部門聯(lián)合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領域?qū)m棃?zhí)法行動。其中在消防安全領域,違規(guī)充電行為就是打擊重點之一。嚴打同時也需要有效疏導。為此,今天上午,北侖消防做了一個與電瓶智能充電柜有關的火災實驗,希望找出一把電動自行車安全充電的新“鑰匙”。

北侖消防做的一個與電動自行車充電過度有關的實驗,三個實驗樣本。

這次實驗在北侖消防救援大隊戚家山站舉行,模擬的是電動自行車充電過度,導致電瓶自燃。首先,在專業(yè)人士的幫助下,實驗人員給空地上充滿電的電瓶繼續(xù)充電。僅十多秒后,電瓶就冒出了嗆人的黑煙;約一分鐘后,火苗出現(xiàn)并且煙氣彌漫;約三分鐘后,電池發(fā)生燃爆……

電瓶在露天充電,起火后易造成蔓延。

“根據(jù)我們現(xiàn)場獲取的數(shù)據(jù):電瓶起火的瞬間,火焰溫度達到130℃以上;30秒后就升至310℃,周邊室溫也迅速超過120℃,此時產(chǎn)生的濃煙可以覆蓋一個密閉房間;3分30秒以后,火焰溫度超過1000℃?!睂嶒炄藛T告訴記者,隨著電動自行車普及,與它有關的火災事故也越來越普遍。據(jù)消防救援局統(tǒng)計,截至今年7月20日,全國發(fā)生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6462起。從起火原因看,電氣故障是主要原因,而電瓶故障又是導致電氣火災的根本原因。

智能充電柜內(nèi)電瓶起火后,濃煙還是擋不住,但火勢被限制在柜內(nèi)。

實驗數(shù)據(jù)獲取完畢后,電瓶智能充電柜的測試開始。放入多組電瓶并通電,關上柜門;沒過一會,濃煙就從縫隙中露了出來;隨著時間流逝,刺鼻的黑煙越來越大,同時柜子里不斷傳來噼里啪啦的聲音……

消防員打開柜門,方便眾人觀察。

實驗人員打開其中一個柜門,里面的電瓶正在燃燒并伴隨有爆炸。另一個充電柜情況相對較好,它發(fā)現(xiàn)異樣后就發(fā)出了警報,隨后內(nèi)部保護裝置啟動,出水將火熄沒。

另一個充電柜較為智能,自動斷電并出水滅火。

“從實驗結(jié)果來看,智能充電柜在防止火勢蔓延方面較為有效,但煙氣擴散問題依然解決不了?!北眮鱿老嚓P負責人說,之所以要做這個實驗,也與他們之前的消防安全檢查有關。

“我們在一些外賣服務站看到了它,然后站點負責人就和我們說了它的作用,覺得有必要驗證一下?!痹撠撠熑苏f,外賣小哥每天要騎車來回跑,單個電瓶顯然無法滿足工作需要。所以,“共享電瓶”幾乎成為了行業(yè)標準——將沒電的電瓶放到站點內(nèi)充電,換上新的重新出發(fā)!

負責人進行現(xiàn)場解說。

但不得不說的是,這樣做也帶來了一個安全隱患:簡易的充電裝置,滿地的電瓶,只要有一個出現(xiàn)問題,必然會引燃一大片。再加上外賣站點多位于居民區(qū),火勢起來會殃及池魚。“總體來說,電瓶放置于智能充電柜,相比露天充電,安全性會高一點?!痹撠撠熑私ㄗh有條件的外賣站點可以嘗試配備智能充電柜,將消防安全級別提升一下。

甬城街頭其實已有少量這樣的充電柜出現(xiàn)。寧波消防提供。

當然也要指出的是,因為智能充電柜目前是一個新事物,也存在各種問題,從實驗就可以看出,阻燃阻爆效果各有側(cè)重。同時,智能充電柜的安裝位置、通電方式等也有可能成為新的火災隱患點。因此,消防建議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出臺行業(yè)標準,為有序發(fā)展奠定基礎。

編輯:沈莉萍